大尺寸OLED发展现状分析:LGD发力中小尺寸OLED面板,三星地位不保?

我国的大尺寸OLED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,小尺寸的OLED应用如火如荼。小尺寸OLED显示屏最早应用于车载电了、仪器仪表领域,目前的需求主要以手机主屏和其他数码产品为主。

1、生产方面:不能面向大尺寸的电视市场

目前,大陆在OLED方面主要集中在中小尺寸,并且在PMOLED和AMOLED面板两方面都有进展。大尺寸OLED产品的生产对企业的技术、资金要求非 常高。我国目前在建的最高世代AMOLED屏生产线即为5.5代,主要的切割尺寸还是以中小尺寸为主。因此可以预见,未来国产的AMOLED屏幕仅限于在 中小尺寸使用,还不能面向大尺寸的电视市场。

2、研发方面:有比较好的趋势

大尺寸OLED贴合研 发方面,我国现在有比较好的趋势,吉林环宇、北京维信诺、京东方、四川长虹、创维、中昆、信利、TCL、彩虹等企业都在积极跟进。但是,中国OLED产业 还缺乏相应的产业配套,如驱动电路、导电玻璃、封装玻璃、精密掩模板、有机材料、辅助材料等大多来白国外。设备更是如此,关键的生产设备完全依赖进口。虽 然与阴极射线管(CRT)和LCD相比,中国在OLED领域的研究起步并不晚,但是在产业化水平上,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。

3、发展制约:产业链整合能力不足

目前,国内还没有面向产业化的成套OLED生产设备制造厂商,关键设备以及整套设备的系统化技术等都掌握在日本、韩国和欧洲企业手中。另外,几乎所有的上 游材料配件如驱动IC、导电玻璃、封装玻璃、有机材料、精密掩模板等都需要从日本、韩国等国购买。因此,上游配套能力弱、产业链整合能力不足等极大地影响了中国OLED产业的发展。

4、解决对策

鉴于我国大尺寸OLED相关技术尚未成熟,量产技术没有得到有效攻克,这样的情况下,OLED产业的中期(2011-2015年)目标应当紧跟国际研发热 点,开展主动式OLED所需的TFT基板的研究开发和跟踪,同时开展中等大小尺寸的主动式OLED器件的研究开发,为日后的大尺寸主动式OLED技术的开 展打下基础。一旦大尺寸OLED技术成熟,我国企业应当适时跟进,不要再重蹈LCD产业失败的覆辙。

全球知名面板厂商LG Display或将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上有新投资。近日韩媒报道称,LGD计划于2018年向位于韩国坡州地区的新厂投资4万亿韩元(约合35.6亿 美元),建设第六代柔性OLED(有机发光二极管)生产线。不过关于新厂投资,具体的投资方向还在进行审核中,目前还未做出任何决定。在苹果掉头转向OLED面板的 情况下,这个尚未确定的投资透露出LGD的OLED面板从大尺寸向中小尺寸转型的信号。三星已经拿去了苹果绝大多数的OLED订单,但随着国产面板厂商与 日本面板厂商随后两年的集中量产,LGD这个第二的位置也不好坐。如果新的OLED六代线确定投资的话,这将是LGD的第三条OLED六代线。上一条 OLED六代线投资在2016年7月宣布。

LG Display当时宣布将投资1.99万亿韩元,在韩国京畿道的坡州工厂建立一条新的六代(基板尺寸为1500mm×1850mm)柔性OLED生产线 E6。E6将被部署在韩国坡州的P9工厂中,计划产能为每月15000片,预计2018年下半年量产。LGD当时表示,新的生产线是其推进和引领移动设备 “柔性OLED屏时代”努力的一部分。而今年5月韩媒消息还称,LGD计划在今年对E6工厂进行第二阶段投资,投资金额可能在1.5兆-3兆韩元之间。其 产能也可能进一步扩大至每月生产4.5万片OLED面板。

LGD的第一条六代线在2015年7月宣布建设。LGD当时宣布在庆尚北道龟尾工厂投资1兆500亿韩元,建设6代柔性大尺寸OLED贴合生产线。 这个被命名为E5的工厂,规划月产能7500片玻璃基板,计划2017年上半年投产。有消息称,E5厂将于今年7月量产,而首批出货将供应给中国手机厂商 小米。此外,LGD还在韩国坡州拥有一条已经量产的4.5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E2。OLED早已是LGD的投资重心。但LGD此前被认为更多关注 OLED大尺寸面板,LGD在大尺寸上拥有E3和E4两条OLED 八代线,一年的总产能为3.4万片玻璃基板。而其在建的P10工厂更是全球最大的以生产OLED为主的面板生产线。2015年11月,LGD宣布计划在韩 国坡州新建一条OLED面板线,而全部投资预计将超过10兆韩元。但有消息称,预计P10工厂中70%的产能将为中小型OLED面板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